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主办单位: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8-1216
国内刊号:15-1044/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8413 人次
 
    本刊论文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教学影响与优化
  摘 要:目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总结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运用的影响,有利于我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高职教学;教学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之快,现代教学理论不断完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改变了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受到了其变革的影响,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搜集信息、探索世界更为便捷。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为自身过度依赖和片面的对待技术而深感困惑,教师看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消极影响。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教学主体多样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手段应用于实践中,教学主体(教师)与客体(学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教师作为知识传播主体的功能逐渐被弱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日渐发展,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趋于主流化,学习变得简单快捷,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进行讲解。
  (二)教学资源丰富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资源丰富化,教学资源来源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传统教育教学资源主要载体是书本、文字、图片等,因此较乏味枯燥,不利于学生掌握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学资源不仅包括书本上的文字、图片,还包括视频、音频,呈现方式具有多样化、共享、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学生可以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学习需求,通过互联网络 、社交网络获得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三)教学模式创新化。传统的教学辅助系统主要是课本、黑板、粉笔、挂图、模型,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更新速度加快,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提高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电脑、投影仪等现代科技产物日益被学校、教师与学生接受。
  (四)师生交流平台化。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是乏味格局,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容易发生障碍,很多学生常常不善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克服了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不适,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简单、便捷,师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互动,知识以图文并茂、视听组合的多媒体资源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师生交流平台的搭建,缩短了知识传播速度,提高了知识传播效率,将传统的教学中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教学的消极影响
  (一)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忽视人本作用。目前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中,存在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忽视了人本作用。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考虑课程本身内容与要求,牵强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忽视了课堂主次,简单的把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必须是“以人为本”与“为教学服务”,一切技术应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都是为了教会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必须是有机结合,不能过分夸大或忽视任何因素的作用。
  (二)教师能力影响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是在先进思想理论指导下,通过智能多媒体媒介,把信息化教学设备融入到学科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中,促进学生自我能动性的发挥,促进自我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标。但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上,部分教师未从课堂实际需要及学生客观需求出发,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有机融合,依然停留在形式上的信息化教学上面。在信息化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飞速,教师对新教育信息技术、新的教学设备的掌握更新,熟练操作程度达不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出现了教师职业技能与信息化教学不匹配的现象,难易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度提高,在一定情况下也影响着课程效果的发挥。
  (三)信息化教学忽视课程本身。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速度快、应用广泛,当前几乎所有课程都在开展信息化教学,但信息化教学应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味地强调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忽视课程内在要求,需有针对性的应用。
  三、优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一)强化教师信息化素质。首先,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能够有效地吸收、保存、随时提取和传播信息,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准确的收集、整理、运用信息成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素质。其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设备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包罗万象,但并不是每项信息技术都符合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非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教师不可能把任何信息技术都拿来使用,这就需要教师甄别选择贴近教学工作、自己有能力掌握的一、二种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努力做到该信息技术领域在应用方面的强者,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再次,教师要打破以往长期教学工作中积累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经验主义思维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材及网络资源,开发出贴近教学实际、满足学生学情需求的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碎片化教学实践。
  (二)探索适应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每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凑效,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教师也不可能掌握所有新产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教师需要把高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中强调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高职学生学情、所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等紧密结合起来,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利用现有的、成熟的、学生简单易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交互式师生互动沟通,探索实践出适应教师自己,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三)引导学生提高信息化水平。当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对教育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影响,但技术再强大也只是教育过程中的载体,学生才是主力,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培养学生适应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传授和指导,加强学生信息水平和信息化素养,鼓励学生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断给出合理的引导和指正,将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结束语:教育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手段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带有中性色彩,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范围中的一类,不但有其技术的优越性,一样也具有技术的局限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味的为教学而教学,为进步而进步,应该更好的为教学内容来服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地把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内蒙古教育(职教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内蒙古教育(职教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